发布日期:2024-08-27 09:50 点击次数:160
7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胡静林在《学习时报》发表题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文章。
1. 监管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是负责监管股票市场的主要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股票配资进行监管。
文章提出,要深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及税费政策优化。切实堵漏增收,把该收的税费依法依规收上来,同时守牢不收“过头税费”的底线。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公司因历史上存在偷税漏税问题等原因,被要求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回应近期企业纳税问题时表示,税务部门没有组织开展全国性、行业性、集中性的税务检查,更没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近期反映的有关查税补税,均属税务部门例行的依法依规正常履职行为。
切实堵漏增收 把该收的税费依法依规收上来
前述文章提出,提升税费征管之效,深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及税费政策优化,聚焦重点税种、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事项等强化精准监管,切实堵漏增收,把该收的税费依法依规收上来。
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北京市律师协会财税委员会副秘书长武嘉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近期多家公司遭遇补税事件,这凸显了税务合规的重要性。
武嘉认为,这些补税事件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政策变化、历史税务问题的追溯、对税收政策理解的偏差等。补税不仅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还可能动摇投资者信心。因此,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应高度重视税务合规工作,确保依法依规缴纳税费,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武嘉表示,上市公司应通过加强内部税务管理、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保持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以及建立税务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等措施,确保依法依规缴纳税费,避免可能的税务风险问题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文章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类经营主体对税务部门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精准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依法治税。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税费的征收是为了履行公共管理职责。从税收角度来看,一方面需要确保税收职能的实现,以支持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责,加强国家治理;另一方面,需要处理好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保持税收的可持续性。
“依法征收税费是维护税收公平和正义的基本要求。通过加强税收征管,防止‘过头税费'的发生,可以确保不同纳税人在税收负担上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武嘉表示,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可以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政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防止“过头税费”的发生,可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这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守牢不收“过头税费”的底线
文章强调,守牢不收“过头税费”的底线,把握好工作时度效,切实为各类经营主体健康规范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过头税费”包括时间上的过头征收和金额上的过头征收等形式。时间上的过头征收指的是税务部门为了完成税收任务,提前征收了未来年度的税收;金额上的过头征收则是指税务部门征收了不应征收的税费,或者变相提高了实际税率、随意罚款等。
武嘉表示,在实际操作中,税务部门界定“过头税费”主要是基于在税收征管实务中是否存在过度征税。
温来成表示,在税法的规定中,某些税种允许按年进行预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出于财政压力,提前一年甚至两年预征税款。此外,企业所得税等税种通常允许按季或按月预交,然后在年底进行汇算清缴,但可能会出现地方税务部门要求企业在年初就预交数月甚至半年税款的情况。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我国坚持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了经营主体的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但与此同时,客观上也对财政收支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我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13万亿元。
武嘉表示,减税降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和个人所缴纳的税款,从而直接影响了财政收入。此外,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需要地方政府承担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和保障民生等方面。
武嘉表示,减税降费政策在带来实际利好的同时,也对财政收支造成了一定压力。为了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税收征管、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温来成表示,地方财政收支面临压力有多方面原因。对此,需要进一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同时要深化共享税改革,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考虑到目前我国共享税比例较高,尤其是增值税占税收收入比重较高,可以考虑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的分配。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大税种占税收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3%、22.7%、8.9%和8.2%,累计占比达78.0%,这四大税种当中股民配资平台,消费税是中央独享税,其余均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Powered by 股票配资平台网站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2 香港永華证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